【转】李茂 | 生成艺术——人工智能绘画 [壹平方讲堂·第二十四回]
壹平方讲堂·第二十四回
主题
生成艺术——人工智能绘画
主讲人
李茂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
主持人
王娅蕾
了了·艺术传播机构驻馆评论人
时间
2020年9月12日15:00-17:00
地点
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77号世纪城新会展中心 天鹅湖花园22栋 壹平方阅读公益图书馆
讲座内容
人工智能(AI)是当下在很多领域出现频率都较高的一个词,人工智能艺术则是人们习惯将计算机自动完成创作的艺术的统称。
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看到了在计算机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潜力,发展到现在,人工智能艺术已成为了艺术的一种新的重要形态。现在将智能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从人工智能音乐,到人工智能诗歌创作,再到人工智能绘画,艺术创作的某些过程能够被自动化,已经是艺术家和学者都接受的观点。
智能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化,逐渐被机构和个人收藏,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美术馆纳入其展览和支持计划。2016年,谷歌与灰艺术基金还曾联合举办过利用神经网络生成的艺术展,并进行了现场拍卖。2018年,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拍出了一幅法国艺术团体的人工智能绘画,价格约300万人民币。
十年前,在中国著名艺术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程丛林与时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章毅教授的倡议下,开始关注智能艺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后来,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吕建成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实验室设立计算艺术研究组,依托实验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人工智能绘画、智能诗歌、智能音乐等多个艺术相关领域的创作探索。
智能绘画进行了中国画工笔、写意,以及抽象画的生成创作。既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手段,遵循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更是将智能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遵循智能艺术本身的特点进行创作研究。按照智能艺术创作研究工作通常的做法,进行了用户参与对生成的智能艺术与世界知名艺术家手工完成的艺术作品进行匿名后区别、评价的实验,智能艺术均获得良好表现。部分研究成果已通过同行评议,在国外相关领域期刊发表。
本次讲座,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李茂博士,将就生成艺术的概念、发展、主要形态、特点、形成方式以及存在的争议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
学术指导:吕建成教授
计算艺术研究组成员(智能绘画方向): 李茂 汤臣薇 王坚 赖志宸 付菲菲
部分人工智能绘画作品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Abs1-1》 尺寸可变 2016年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Abs3-12》 尺寸可变 2020年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Abs3-18》 尺寸可变 2020年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Abs5-9》 尺寸可变 2020年
主讲人
李茂
博士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艺术研究组,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大量作品被国内外个人和机构收藏。
部分个人作品
李茂《意象花卉》布面油画
80×60cm 2013年
李茂《意象花卉》布面油画
56×45cm 2012年
李茂《意象花卉》布面油画
46×61cm 2020年
感兴趣的听众请关注“壹平方阅读”微信公众号,并在后台留言报名,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用于活动现场签到。
感谢您对壹平方讲堂的支持!
壹平方阅读公益图书馆由邓昭宇、蓝庆伟共同发起,2016年4月23日宣告成立。一平方米的书桌足以让一位研究者进行阅读和研究,这就是“壹平方”的由来。我们的图书馆采取“公益捐赠—免费阅读”模式,以艺术、文学、文化研究为主要藏书方向,致力于成为既能够向艺术与艺术史专业研究者提供方便,又能够向对艺术和艺术史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普及知识的专业图书分享平台。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壹平方阅读书友会,享受更专业、更丰富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