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静的近处——谈余明的艺术


评论&访谈正文

余 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在今天的艺术世界,很久也很少看到余明作品中的平静、单纯与抒情的忧伤了。当代艺术的前卫化与时尚化已经将艺术卷入了难以自制的骚动之中。复制现实的骚乱、动荡、不安、虚无、邪恶、不洁与流痞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然而,我们不免要问:艺术果真是现实的复制或贩卖现实的文化工业与商业吗?尤其是在现实状况极端糟糕的境遇中,艺术何为?

在一个空气被严重污染的地方,艺术是净化空气呢?还是在兜售被污染的空气中谋利;在一个灵魂被严重败坏的地方,艺术是救治灵魂呢?还是在灵魂的出卖中狂喜?其实,答案是清楚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余明的艺术拒绝了一切商业化的引诱,也拒绝了一切时尚化的蛊惑,它在艺术本有的天命中,以最原始和素朴的姿态呈现这个时代正在消逝的东西:灵魂的平静与良善。

在上世纪90年代,余明创作了名为“紫色的风景.人与泥巴墙系列”的作品。这一组作品以紫色为基调,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被人们遗忘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风情。从表面上看,余明的作品与通常的乡土风情画没有什么两样,但稍加注意,你就会被它那漫不经意的隐喻所吸引。余明作品中的“人与泥巴墙”有一种亲缘关系和相互阐释的关系。“泥巴”是自然,“墙”是文明,“泥巴墙”是最本原的文明与自然二位一体的象征。“人”呢?中国古代有女蜗“抟土造人”之传说,西方有普罗米修士“以土造人”之神话。人之质是自然,人之形(文)是文明,人之为人乃自然与文明的二位一体。然而,文明与自然的分离以至于敌对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取向。余明的艺术明确反对这一取向,它以最本色的艺术样式揭示了现代性正在毁灭的珍宝:人与自然的一体和谐。在余明的作品中,人与泥巴墙的天然亲近静静地诉说着正在被遗忘的故事。

本世纪以来,余明创作了另一个风景系列,名曰:“白色的风景?大地上的影子”。这一组作品与“紫色的风景.人与泥巴墙系列”在视觉风格上完全不同,后者“实”、前者“虚”,然而,细心的鉴赏者会看到这两组作品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仅表现在题材上,即仍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风情为基本的造型依据,更重要的是,这种关联是艺术意旨上的。显然,艺术家在这组作品中推进了他对“人与自然”的存在状态的“看”。随着坚实的紫色变成透明而轻盈的白色,随着人与物(大地、天空、树木、泥巴墙等等)的虚化,一切实体性的存在都在向远方退隐,只剩下依稀飘渺的影子。如果自然已被“征服”,如果人成了自然的“征服者”,本原性的自然与人、那一体相关的人与自然还有什么实体性的存在呢?不过,自然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人在本质上也不是征服者,因此,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人与自然那抹不掉的本己的轮廓。

在《白色的庄严》中,我们看到了最单纯的布面机理制作所产生的山体之庄严;在《大地上的人影-1》、《大地上的人影-2》《大地上的人影-3》中,我们看到了抒情造型与寓言造型的结合所导致的张力。艺术家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当代状况洞察深刻,其作品的表现也充满了机智与艺术韵味。由于内在意蕴的微妙丰富和表现技法的本色自然,将余明的作品划归于任何一种风格都很困难。事实上,正是不经意的个性情调与淡然的忧伤使余明的艺术自立于大地,也使余明的艺术得以穿透现实的喧嚣而将我们带回离本原的平静最近的地方。


蜀ICP备19033589号-1 | ©1999-2024 Liao Liao Arts Dissemination Institu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