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最近之曹亮

这个夏天最热那几天,我们去拜访了艺术家曹亮。

我们偷拍到正在赤膊画画的艺术家


这个夏天最热那几天,我们去拜访了艺术家曹亮。走到他一楼窗边的时候,看见他正打着赤膊专心画画。可能因为汽车的引擎声,他转头发现我们来了,就拿出“待客范儿”,套上了一件T恤。

 

门前莲池


上坡走几步,绕过一个莲池,便见他打开房屋的大门,要迎我们进去。进门第一个高级待遇,是艺术家亲手给我们喷洒了防蚊香水,把我们从蚊子即将伸来的吸管边拉到化学的咒语范围。这像一个相当个人化的“仪式”,表达了他的细腻与热情。

 

曹亮在工作室接受采访


这是一套租赁的小区清水房,从卧室到厨房都作了放画的库房,曹亮平日的工作区域在客厅。这里有二三十平米,靠墙一周都是他的近作。窗边是工作台,放着电脑、音响,紧挨着它们的便是画架,立于画画时光线稳定、与对面距离最合适的一面墙。工作室中心摆着长沙发和椅子,艺术家坐在上面休息的时候,不光可以瞄到正在创作的那一张作品,还可以环顾到周围所有的画。

 

2017年再画的作品《出城》亚麻布面油画  145x260cm



2016年重画《出城》亚麻布面油画  145x260cm


曹亮前些年的状态类似“闭关”。每天他要负责接送孩子去幼儿园,于是孩子的时间也成了他“闭关”的定时器。孩子去了幼儿园,他便独自来到工作室,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愉快地画一天,一般没有人来打扰,周围也没有别的艺术家工作室可以串门。直到最近,觉得自己近年来的艺术追求目标达到了,他开始找到画画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并征求意见,继续完善作品。



2009年的《出城》亚麻布面油画  200x155cmx2


曹亮是那种从小就被绘画自然而然地俘获了的人。他在北川一所学校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那里的老师。学校重视文化课,美术课都是起陶冶情操作用的,也看不到多少画册,他却爱拿起画笔。读小学的曹亮就经常跑到办公室里,把教师们不用的试卷答案纸收集起来,在它们背面画画。这种自我训练是有效的,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他自学了国画,没有画山水,却用它们画了海底世界和恐龙。

 

2008年初次画《出城》亚麻布面油画  150x190cm


2008年初次画《出城》亚麻布面油画  150x190cm

(以上两幅被收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材第二版油画部分


这种陈述听起来像有计划和步骤的自我成长功课,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童年少年时代的曹亮而言画画就像玩耍,一个玩耍的小朋友不会问“为什么要玩”,自发画画的小朋友也不会问“为什么要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学校里有一个神秘的班级在集中培训绘画,这才知道原来画画也可以“考大学”。

 

2017年再画《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155x200cm


后来考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曹亮一开始却怎么也不像将来要当专业画家的人,看技艺,他并不是同学当中的那种“大神”;论个性,他既不表现也不印象,还有点老实木讷,他的未来简直像一个梦。三年不懈的努力和挣扎,就在大四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的人体创作受到了杨寒梅老师的肯定,并介绍他认识了艺术家程丛林。

 

2015年的《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都要毕业了,他似乎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他开始画发白的银灰色调人体,并且本能地使用自己完全不曾学过的多层技法。大四时作品终于第一次入选学院展,新艺术研究中心也开始收他的作品。零八年又入选零八年春季沙龙,《樱花》送拍,他第一次通过作品有了收入。

 

2013年的《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200x155cm


就在他的状态开始好转的时候,一个大自然的灾难却劈头盖脸而来,那就是汶川大地震。他北川的家被堰塞湖淹没,瞬间失去了7位至亲,其中包括他的母亲。幸运的是他的父亲生还,并带领整个学校和附近村民零伤亡撤离。事后父亲深藏功名,继续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

 

2012年末所画《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155x200cmx2


地震来得如此突然与强势,曹亮连“抗灾”的机会都没有,非专业人士不能进入灾区,他只能在绵阳等消息。他不知道自己受了多大的“内伤”,黑暗系的《出城》诞生,但是那一年也有纸本的《猫的想法》系列,还画有雾感和浸润感的《樱花》。伤痛并不能左右他在艺术探索上的坚韧执着之心。恩师杨寒梅和程丛林老师开始对这位灾区学子进行持续性资助。他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度过了零八年,零九年正式学习程丛林老师的研修课程。

 

2012年初所画《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100x110cm


正式上研修课,杨寒梅老师和程丛林老师每周都来他的工作室看画。那时程丛林老师对他的引导多在观念方面,他开始了大量的探索,每年要画将近一千张画。期间创作的习作题材几乎囊括了除抽象外所有能画的内容。

 

2011年所画《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155x200cm


2010年,他第二次参加春季沙龙,努力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作品被《华西都市报》刊登。《出城》系列两幅被收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材”第二版的油画部分。这个时期他画的红色摇摆的长途车上飘扬着硕大桔梗花的《花与末班车》系列,和反城市化的植物反扑钢筋混泥土《革命》系列,色彩唯美,给人印象很深。

 

2010年所画《花与末班车》亚麻布面油画  110x145cm


曹亮与了了结缘是在2011年,参加了了阁3号馆的开馆展《鲜果果》,参展作品全部被收藏,作品《花与末班车》登上商报大版面,参与了廊桥艺术中心《破格》邀请展。这些成绩意味着一个年轻艺术家在学术和商业上获得了双重认可,但他并没有由此而傲娇起来。相反,程丛林老师对他由观念引导转为技法引导,尤其开始训练他的厚薄技法,并正式布置课题研究。“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老师的训练到此刻仿佛才现了真章。这些不是想一想就能解决的问题,导致他从2012年开始了五年的“闭关磨炼”,没有任何社交,只参加部分邀请展,自己没有主动参与其他任何艺术活动。

 

2017年《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4cm


这一专项课题研究前期,他从人物入手研究厚画和薄画结合的技法,尝试了多种方法。期间产生了魔幻感和浪漫感的人物和风景,探索色彩的《猫体》以及堆砌法画的《我的森林》。之后又大量地画小幅人体,积累厚薄画法的感觉。整个过程枯燥又缓慢,很多时候止步不前甚至还倒退。直到到第四年底,他才发现这个漫长的宇宙加速终于让思想和技法进入到最高的速度,每天都比前一天提高不少,导致这一批作品被反复修改了几十次。

 

2016年所画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40x50cm


课题研究持续到后期,他对绘画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明确了自己绘画的使命是打破图示化的概念堡垒,改变绘画就是再现美化对象的陈腐认知。于是他把解构主义作为研究方向,将对象分解为形状和色块,从传统绘画的画面为解说对象服务逆转为对象的要素为画面构成服务。画面中的物象若隐若现,主体和背景互相纠缠,呈现的不是一个具体环境中的物象,而是光影和形状构成的一首旋律复杂的交响乐。


2014年所画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50x40cm


在构图上他更加讲究感受的传达,而不是以前再现图片的构图。比如重画的《出城》比以前那一张更加注重压迫的观感,建筑更加高大,夸张的建筑隔板像海啸一样倾斜向孤独的行人扑来,房屋似是而非,门窗若有若无,汽车反常理地蜿蜒绵长。《出城》之中蕴含的暗黑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从前《花与末班车》里的浪漫情怀依然还在。现在他的每张画都要反复堆叠几十层,形成复杂光影感。多层技法的加入让画面更加如迷似梦,“无限细节”让画面有最大的可读性。曹亮说,好的作品一定是经得起细看和品味的。


2013年所画人体《微光》 亚麻布面油画  20x30cm


专项课题研究结束,望望周围的世界,好像没怎么变,又好像变完了。最大的变化,是他的家乡已经沉到了唐家山堰塞湖底部。地震之后他并没有迅速地画地震题材,似乎生活和绘画训练也不允许他过多地缅怀,但有些事情越来越不对头,“比如你每年都要回家乡见到一些人,第一年没有见到,也许很正常,第二年、第三年……都见不到,就有一团旋风一样的东西在心中……”他把从前家门口的金盏花画在很多幅画里,“我不说你看不出来的,只觉得这里有点红色,但实际上就是它。每次看见它,就知道到家了。”

 

2012年所画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30x20cm


他小时候经常去玩的一座叫“窥景山”的矮山,成了现在唯一能“故地重游”的地方。那座山在相邻唐家山堰塞湖的另一座小镇“治城”。他小时候在那里呆过,因为他的大姨家以前在那里。“那座城也被地震全毁了,现在是完全陌生的新城,只有那座矮山保留了下来,我曾专门开车三小时去往那里,坐在山头,闭上眼睛听风,它是唯一可以带我回去的东西。”


这座被唐家山堰塞湖掩埋的房子,是曹亮从前的老家


8.8九寨沟地震第二天,笔者联系了曹亮,问他当时的反应。没想到他幽幽地说:“我觉得很温柔了,动都不想动。”


治城2012震后唯一留存的“窥景山”


最哀伤的人没有眼泪,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果我们的心是一个巨大的伤口,艺术能不能治愈它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全文 ➜

曹亮作品欣赏

曹亮喜欢重画或者延续一个主题,这样恰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一步一步的变化。无

曹亮是了了藏家十分熟悉的年轻艺术家。近期,经过长达5年的“闭关式研究探索,他的作品面貌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艺术家的最近之曹亮》一文中,限于篇幅,我们分别选出他的《出城》系列、《花与末班车》系列、人体《微光》系列16张作了呈现。


他喜欢重画或者延续一个主题,这样我们恰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一步一步的变化。无论从前往后看他的作品,还是如前文从后往前地回溯,都增添了认知的愉悦。本文中,我们呈现他的另一些系列另一些作品,以享各位。


《坠溪之荧》系列


2009年《坠溪之荧》纸本油画 全开


2013年的《坠溪之荧》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2015年的《坠溪之荧》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2017年所画《坠溪之荧》亚麻布面油画 100x110cm


《我的森林》系列


2012年《我的森林-微暖的记忆》亚麻布面油画 100x110cm


2012年《林中天鹅-溪流2》亚麻布面油画 75x110cm


2013年《我的森林》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2015年《我的森林》亚麻布面油画 75x80cm


《猫体》系列


2008年《猫体》纸本油画 四开


2014年初《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30x40cm


2014年《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40x50cm


2014年尾《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55x70cm


2015年《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40x50cm


2015年《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40x50cm


2015年《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50x40cm


2017年《猫体》亚麻布面油画 75x75cm


与乡村生活和植物相关


2010年《革命》亚麻布面油画 114x145cm


2010年《晴日》亚麻布面油画 75x90cm



2012年《局部 · 暖冬》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2012年《局部 · 旅人亚麻布面油画 70x70cm


2013年《新的旅程亚麻布面油画 50x200cm


2015年《-鸢尾花》亚麻布面油画 70x80cm


2015年《麦紫亚麻布面油画 75x90cm


2016年《小白屋亚麻布面油画 40x50cm


人物与生活印象


2007年《楼下的洗碗工亚麻布面油画 50x40cm


2009年《迈克尔 · 杰克逊的舞台亚麻布面油画 155x200cm


2009年《记忆碎片亚麻布面油画 70x90cm


2011年 《乌木与象牙亚麻布面油画 90x70cm


《微光》系列


2011年  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90x70cm


2017年  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4cm


2017年  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4cm


2017年  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4cm


2017年  人体《微光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4cm


《空之寂》系列


2015年所画《空之寂》亚麻布面油画 70x80cm


2017年所画《空之寂》亚麻布面油画 70x75cm


2017年所画《空之寂》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5cm


2017年所画《空之寂》亚麻布面油画 145x115c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全文 ➜

[转]“100公里第四回”/ 李子然 李红宏 普耘 邱文青 沈阳超 童文敏 吴芸芸 杨方伟 张晋

来自重庆与成都的艺术家在两个城市间的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汇合。安岳有自南梁延续至民国的大量石窟造像,所以,与艺术家们在这里汇合的,还有穿越时空的手艺。


100公里第四回

艺  术  家:李子然  李红宏  普耘  邱文青  沈阳超  童文敏  吴芸芸  杨方伟  张晋

展览地点:了了 • 艺术传播机构3号馆

批评介入:蓝庆伟

特邀观察:李杰  时玉玲  周斌

壹平方阅读 • 100 KM

讨论时间: 2017.08.20  15:30   


开幕时间:2017.08.19  15:30 - 18:00
展        期:2017.08.19 - 2017.08.23
地        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 177号天鹅湖花园 22栋了了
 • 艺术传播机构1楼

电        :+ 86 -28 - 87701870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 - 21:00


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分别从长城东西两头出发,徒步走向对方。2017年,100公里的第四回中,来自重庆与成都的艺术家在两个城市间的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汇合。安岳有自南梁延续至民国的大量石窟造像,所以,与艺术家们在这里汇合的,还有穿越时空的手艺。

 

在过去,没有今天所谓的艺术家,只有有士气故能高的文人和有匠气故不雅的手艺人。艺术家与手艺的关系自古就夹缠不清,没有手头功夫自然是外行,而手头功夫过了,则嫌匠气太重。今天的艺术家似乎也没有逃离这条需要时刻保持平衡的钢丝,自觉或无意识地藏起多年的手头训练,以免被贴上无法撕扯掉的标签。安岳石刻的手艺人们到是没有这样的担忧。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正背负着创造历史经典的伟大使命。千百年来,他们只需专注地在石头上敲敲打打,沉醉于自己的手艺和小小匠心。是岁月,是造化,帮他们把这些石头打磨出了伟大。但这岁月或是造化,他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与他们无关。


挑选第四回的行动之地时吴芸芸提到,“如同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分别从长城东西两头出发,徒步走向对方。在100公里第四回出走中,将重庆与成都两点连线的中点区域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作为两地艺术家碰撞、会师的地点。”




Fourth Round : 100 Kilometers

Artists: Li Ziran  Li Honghong  Pu Yun  Qiu Wenqing  Shen Yangchao  Tong Wenmin  Wu Yunyun  Yang Fangwei  Zhang Jin

Venue: Liao Liao Arts Dissemination Institution No. 3 Hall

Critic: Lan Qingwei

Special: Li Jie  Shi Yuling  Zhou Bin

1 Square Readig : 100 KM

Discussion:  2017.08.20  15:30  


Opening: 2017.08.19  15:30 - 18:00

Duration: 2017.08.19 - 2017.08.23

Address: 1st Floor, Building 22 Tianehu, 177 middle section Tianfu Avenue, Chengdu

Tel: + 86 - 28 - 87701870 

Open: Monday - Sunday 10:00 - 21:00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全文 ➜

最近高兴的事,有三件

第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是“叠映2017:德中当代艺术卡塞尔交流展”在德国卡塞尔的卡塞尔Marbachshöhe艺术空间正式开幕。


“叠映2017”画展开幕合影

 

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是德国时间2017年7311900,“叠映2017:德中当代艺术卡塞尔交流展”在德国卡塞尔的卡塞尔Marbachshöhe艺术空间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了了藏家熟悉的中国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彭肜教授担任展览策展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支宇教授担任学术主持。12位中外艺术家 Gudrun Hofrichter,Ms.Martina Doll,Stefan Mitzlaff,宋晓明、郭俣、黄润生、李磊、孙刚、王苑、袁瑜、远霐、朱可染的作品参展。


叠映画展受到了当地观众欢迎

 

“叠映2017:德中当代艺术卡塞尔交流展”是从2015年开始的一系列欧中艺术交流研讨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已完成了三个展览,分别为“叠映2015:中国艺术家巴黎作品展”“叠映2016:中法艺术家巴黎交流展”“超回路2016:德中艺术柏林邀请展”。刚刚开幕的“叠映2017:德中当代艺术卡塞尔交流展”是其中的第四个展览。

 

观者在艺术家黄润生作品前


展览开幕第二天,支宇教授向了了记者透露:81日的卡塞尔所在州报纸《黑森汇报》及时报道了叠映画展的消息,同时配发了黄润生老师的作品照片在文献展期间,有如此多的展览可以看,叠映画展却颇受欢迎,不仅媒体非常关注,第二天观展人数也不减第一天。卡塞尔人民的热情友好和媒体的高效专业,令人感动



《黑森汇报》报道了叠映画展的消息,同时配发了黄润生老师作品的照片


彭肜教授表示,德国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卡塞尔深藏在德国当代艺术躯体的腹腔之中,卡塞尔五年一度的文献展更是全世界艺术家都向往的新艺术思潮与展览的聚集地,非常高兴这次展览能在卡塞尔举行。

 

黄润生参展“叠映2017:德中当代艺术卡塞尔交流展”的作品《赶集・逛金寨》(45X30cm布面油画 2016)

黄润生被卡塞尔所在州《黑森汇报》报道刊发的参展作品《赶集・小街春色》(45X30cm布面油画 2016)


二件令人高兴的事,是彭肜与支宇两位教授,将在今年十月主持了了的“欧洲艺术之旅”。这一了了藏家十分热心的“油画溯源与品鉴”活动,我们在稳步推进中,而且邀请到了两位对欧洲艺术的历史与现状都熟悉的专家,希望让大家在艺术上收获多多、不虚此行。不论平日的“绘画体验课”,还是“欧洲艺术之旅”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都为藏家联系到了好的学术资源,让大家更加真切深入地贴近艺术。

 

彭肜教授于展览现场与观众交流


支宇教授与德国艺术家交流


三件令人高兴的事,是陈安健与黄润生两位曾经参加全国美展的艺术家,最近又添作品入选全国性美术活动的记录。陈安健《茶馆系列-顶》(72×52cm亚麻布油画 2016)和黄润生的《星期天》(39x105cm纸本水粉 2016)入选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陈安健《茶馆系列-顶》(72×52cm亚麻布油画 2016


黄润生《星期天》(39x105cm纸本水粉 2016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全文 ➜

了了问100公里

“100公里”实验艺术作品计划5回,已经做了3回,在了了也展示了3次。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收获开始令更多的人好奇。

100公里第三回展览现场


“100公里”实验艺术作品计划5回,已经做了3回,在了了也展示了3次。一个系列作品,从最早有思路到具体实施、展陈,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面对类似其实又差异颇大的情境,艺术家们付出的努力和收获所得开始令更多的人好奇。“100公里”的微公号对第三回展览现场做了深入报道,项目发起人之一张晋近期接受微公号“假杂志”的采访,也深入地讨论了这一实验艺术作品。本文仅代常来了了的普通艺术爱好者提问,该作品的批评介入、当代美术馆馆长蓝庆伟,和发起人张晋、沈阳超两位艺术家作了回答,感谢他们。


Q

这个系列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发起的,您如何对它产生了兴趣,决定要作批评的介入?


 

蓝庆伟

觉得只要是实验性的作品,可以促进、丰富成都的艺术生态的,都是需要支持的。另外一个他们鲜明地提出了克服懒惰,我觉得也是非常需要支持的。这种系列性的活动会对丰富一个城市的艺术生态有着帮助。


Q

这些作品最醒目的特征是艺术家离开日常生活的语境,到100公里以外的地域实施作品,在您看来意义何在?


 

蓝庆伟

百公里以外以内,还是零公里,都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它只是一个说法,一个借口或者是一个出发点,我觉得只要是在不断创作新的作品就可以,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一个可以被被拿出来称呼的说辞吧。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一百公里的五次的这种活动,能够促进艺术家的创作,也能够通过五次的展览呈现来促进大家的思考。

展览现场,一对热忱参与的母子


Q

作品计划做5回,已做了3回,中间为什么发生了参与者的变更?

 

蓝庆伟

与者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讲的话,他们一直是期望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人来参与。这个呢,跟固定人员那种方式相比有好有坏,好处在于能蓝庆伟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当然如果有不好的话就是,变化可能会带来归零的感觉,就是可能影响每一次的连贯性啊,或者是遇到创作思路的重复。


关怀与探讨


Q

从第一回到第三回,您注意到艺术家们从心智到作品有什么样的变化?


 

蓝庆伟

前看来从第一回到第三回的作品越来越好,因为不论是一百公里 作  为一个项目,还是一百公里作为一个团体,最终的衡量标准,还是每一个人的作品。最大的变化,我觉得一开始呢,他们在努力地为一百公里来正名。另外一个呢,是为一百公里来找合适的解读和合法性的依据,这在前两回特别明显。并且力图想通过研讨的方式来为一百公 里,做出学术上的被定义,实际上是还是有一些不自信。但我觉得第三回有一些好处就是大家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作品。



来参观的艺术家

Q


请说说发起100公里行为的个人初衷?



 

张晋

人来说,我觉得大家的作品数量太少,喝茶时间太多,对自身艺术持续建构性的思考经常中断。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自己来张罗些展览,让艺术家的双手动起来,相互向对方交叉学习。

 

沈阳超

时想着做这个事情我个人的初衷特别简单,就是想要通过一些外部的事情来推动自己的创作,并且100公里每一回的时间跨度也不长,  大家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参与、外出、讨论,都只跟创作本身有关。

展览现场

Q

作品为何计划做5回?现在做了3回,如何发生了参与者的变更?


 

张晋

回差不多是小型美术馆或者画廊一年的展览数量。更多维度上,100公里不是一个群展,它需要五回连续地逼迫艺术家去实践去犯错去思考去完善自己的艺术体系,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累计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参与者的变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她那段时间忙,故不能加入但100公里对所有曾参与过的艺术家都是开放的,如果有时间, 如果准备好了,请随时加入我们的出走和展览。

展览现场


Q

从第一回到第三回,您个人从心智到作品各方面有什么样的变化?



 

张晋

与到100公里的艺术家其身份和知识背景都比较多元,100公里有一种类似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能相互分享学习到很多东西,对自身的帮助很大。做到第三回时,我个人明显地觉得自己的创作和实践体系更加丰满更加笃定。

 

沈阳超

用周斌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在反复的出走、归来、再出走的过程中自己慢慢的变成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包括心智和创作。

热烈的讨论现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全文 ➜


蜀ICP备19033589号-1 | ©1999-2024 Liao Liao Arts Dissemination Institution. All rights reserved.